小寒時節天氣酷寒,梅花開了,湖面也結冰了我國南北地域跨度大,各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生活習俗,如小寒日溜冰,騎驢探梅喝臘八粥等等。 小寒介紹 小寒是第二十三個節氣,在1月5-7日之間,太陽位于黃經285°。對于中國而言,小寒標志著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。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,小寒是氣溫是最低的的節氣,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低于小寒的。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鄉:小寒二陽之際,雖然是冰天雪地,但是陽氣已動,因此候鳥大雁感陽出現向北飛的跡象。 二候鵲始巢:禽鳥最早得知氣候變化,此時喜鵲已得來年之氣,開始銜草筑巢,準備孕育后代。 三候雉始雊:羽毛漂亮雉鳥也被稱為“陽鳥”,它們會感陽氣的萌動而雌雄同鳴。 小寒習俗 南北差異 小寒天氣酷寒,南北地域跨度大,形成不同的生產農事、生活習俗。農事上,北方大部分地區地里已沒活,都要進行歇冬,主要任務是在家做好菜窖、畜舍保暖、造肥積肥等工作。南方地區小寒節氣需要做好油菜清溝、小麥追肥等工作,倘若遇到強冷空氣,則在地里灑草木灰、作物秸稈或蓋糞等幫助作物度過最冷時節。根據多年農事經驗,人們往往會以小寒氣候推測來年的氣候變化,早早做好農事計劃,如山東地區就有“小寒無雨,大暑必旱”、“小寒若是云霧天,來春定是干旱年”的俗語。 小寒的特點是天漸寒,尚未大冷。但隆冬“三九”基本上處于本節氣內,因此又有“小寒勝大寒”之說。 今天膏外婆把這個節氣應該預防的疾病和飲食食補方面的總結一下,提供給大家,不論是自己養神攝生,還是告訴朋友家人,都是不錯的哦。
一 預防呼吸系統疾病
呼吸系統疾病受天氣影響最大。 小寒節氣以后天氣越發寒冷,此時可能出現的寒潮是呼吸系統疾病的一道坎。低溫使得呼吸的局部溫度很低,毛細血管收縮,黏膜上皮的纖毛活動減慢,氣管排出細菌的功能減弱, 同時由于干燥,呼吸道黏膜彈性減少,免疫力下降,排泄異物的功能減退,導致細菌及病毒在呼吸道生長。 預防:冬季預防呼吸道疾病,首先要增強自身免疫力,適應環境,根據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減衣被;要注意室內空氣流通,白天要適當開窗通風,但要注意不要站在風口。 一般感冒咳嗽的患者不及時治療或不注意采取保暖措施,病情加重后會誘發支氣管炎。 所以,在低溫天氣更要注意防寒保暖,抵抗力相對較低的兒童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等,在冬季應適當調整戶外活動時間。 二 預防腸胃病
小寒時節天氣寒冷,胃腸道的活動增加,腺體分泌旺盛,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往往頻發上腹痛、反酸、上消化道出血等也多數發生在這個時候。 預防:冬天腸胃病的預防首先要適時增添衣被防寒保暖,要漂亮更要健康,避免胃腸受寒,不吃生、冷、硬、炸食物,不喝冷飲,不要空腹喝牛奶或者酸奶。 其次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,多吃溫熱清淡的食物,定時定量,切忌暴飲暴食。 第三要調整生活起居,按時休息,不要熬夜,要常常運動,以便促進新陳代謝,待著不動容易影響到消化系統,造成腸胃功能紊亂,進而導致腸胃病發生。 三、預防心腦血管病
心腦血管疾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,但在寒冷的冬季發病率更高。小寒時節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時間段,這個時候人們需要嚴密防范心腦血管疾病。 冬季嚴寒,血管收縮,血壓易升高,中醫認為,人體內的血液,得溫則易于流動,得寒就容易停滯,所謂“血遇寒則凝”,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在小寒節氣里,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,患“中風”者增多。 冬 季 藥 膳 一、滋補湯品 1、秋冬補肺湯 南杏仁、桑白皮各15克,豬肺250克,鹽、味精適量。 做法:將豬肺切塊,南杏仁、桑白皮(切絲)均裝入紗布袋中,同置于砂鍋中,加水適量,用文火煎煮1小時,去藥,加鹽、味精后,再煮半小時即可。 功能:滋陰潤肺。用于老人干咳無痰,肺結核病人低熱干咳,亦常用于無明顯疾患者而秋冬季因氣候干燥引起的干咳。 2、參竹老鴨 用料:沙參、玉竹各50克,老鴨1只,蔥、姜、黃酒、鹽適量。 做法:把藥物與老鴨(經加工)放入砂鍋,加水適量,沸后撇去浮沫,文火煮2小時,去藥,入蔥、姜、黃酒、鹽調料,E火燒10分鐘即可。 功能:滋陰潤肺,養胃生津,潤腸通便。用于肺結核所致之低熱、口渴等癥;慢性支氣管炎所致的肺燥,干咳;糖尿病調治;病后體虛,便秘。不宜與木耳、桃、豆豉同食,老年無病者常食有益。 2、滋補粥品 (1)山芋粥:山芋與粳米同煮,常食可防高血壓、動脈硬化、過度肥胖等癥。 (2)芝麻粥:搗碎藝麻與大米同煮,可治眩暈、記憶力衰退、須發早白等。 (3)木耳粥:取木耳、粳米加冰糖同煮,潤肺生津,滋陰養胃,補腦強心。 (4)枸杞粥:枸杞同梗米共煮,有補腎益血、養陰益目功用。 (5)栗子粥:栗子肉與粳米共煮,有補腎強筋、健脾養胃之功用。 (6)百合杏仁粥:鮮百合、杏仁與粳米同煮,加白糖適量溫服,能潤肺止咳,清心安神,用于病后虛熱,干咳勞咳。 (7)紅棗糯米粥:山藥、苡仁、荸茅、大棗、糯米同煮,放入適量白糖,有健脾胃、益氣血、利濕止瀉、生津止渴之功效,適合病后體弱及貧血、營養不良、食欲不振、慢性腸炎等患者食用。
日 常 習 慣 1、穿衣 冬天天氣寒冷,這個時候為了保暖很多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。但是你知道嗎,這個時候的頭部、手部以及腳部都是需要重點保暖,千萬不能夠置之不理。 膏外婆提醒大家,頭部的保暖和身體的熱平衡之間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。所以說,為了身體健康,冬天的時候對于一些裸露部位需要特別的注意,例如帶上帽子以及手套等等。 2、運動 很多人由于天氣寒冷就停止了運動,其實這并不科學。冬天氣溫低這個時候老年人以及小孩最好減少到戶外的次數,但是運動也不能夠停,而是應該在室內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,例如慢跑等等,這樣不僅不會加重心肺的壓力,同時還能夠鍛煉身體。 另外鍛煉的時間也是有講究的,最好在下午的三點到四點時間進行鍛煉。 3、保養 冬天保養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,天氣越是寒冷,那么就越要保護好手腳,并且養成搓手的好習慣。 搓手不僅能夠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,減少出現凍瘡的可能,同時還能夠預防感冒,并且對于我們的大腦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,所以說,冬天搓手對身體好處大大的有。 除了搓手的習慣之外,冬天最好能夠每天進行泡腳,這樣不僅能夠減少寒冷,同時還具有消除疲勞、促進睡眠的功效,是一種非常健康、科學的生活方式。
|